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課堂心得]3/25研究方法-實驗法

P200709061032022138717628
圖來自人民網(一個有一堆新聞的地方,我覺得中國大陸的新聞有個好處,就是圖多)
每隻老鼠幾十塊不等,然後買來就要送去被實驗囉
社會科學也是一樣,每個人也不想當成白老鼠或是觀察品
所以做研究,基本上不是一件多偉大的事,我們犧牲很多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
今天是同學報告「實驗法」的日子!
課程一開始,珊如老師簡單跟大家談一下,兩種量化方法的目的:
  • 實驗法:透過特定安排的環境,強調找出因果關係
  • 調查法:觀採集察大量資料,客觀解讀事實
兩者都是為了找出一套理論的普遍原則!
接著就是實驗法的精彩報告了...
實驗法的起源在19世紀,由當時德國境內的心理學家開啟先河
之後迅速在自然科學發展,隨後也被應用在社會科學
對於實驗法來說,在發展過程上有四項由社會趨勢所產生的催化劑
  1. 行為主義的興起
  2. 量化研究的客觀
  3. 研究對象的轉移
  4. 力求應用的目的
不過想以實驗法提出研究問題時,往往會受「技術」方法而有產生困惑
一般而言,問題與技術本身不是一對一的關係
必須先對相關主題研究與技術方法有充分瞭解,才能加以判斷
另外,實驗法的精神往往三個要素組成
  1. 假設
  2. 修改
  3. 比較
最後的目的無非是想瞭解整個事件的因果!
不過我們仍要記住,實驗的本質就會有限制(與現實不同)

接著在介紹幾種實驗法的類型以前,我們先針對一些用詞進行釐清
  • 隨機指派:每個人的分組機率是相同,力求客觀而非配對
  • 受試者:這很好懂
  • 處理:實驗進行的過程(探討影響變動與否的動作)
  • 自變項與依變項:上禮拜講過了...
  • 前測:進行「處理」以前的測驗
  • 後測:「處理」後的測驗
  • 實驗組與對照組(或叫控制組):國小自然課本有教
最簡單的實驗法類型分法,就是以下四種
  • 古典實驗:最基本的款式,永不退流行,就是上述的所有事情都做了
  • 前實驗:受試者沒有經過隨機指派,超捷徑的實驗法,因果性不強,圖資常見
  • 準實驗:因果性比前實驗強,幫助某些難以做到古典實驗的方法(通常少了控制組或前側)
  • 特殊設計:如拉丁方格(找尋最佳方法)、所羅門四格因素(避前測效應)、因果設計等

接著討論實驗法本身的「效度
  • 內在效度:除了「處理」之外,還有哪些會影響依變項的變項?例如:選擇偏差(受試者選不好)、歷史效應(當時環境與背景的事件影響)、前測效應(測過以後還會準嗎)、工具效應(機器或設備問題)、犒賞行為、統計回歸(極端值影響)、期望效應(實驗者無意間透露所期望的結果給受試者)等
  • 外部效度:實驗本質還是非現實環境,當推論到外在環境還是不是能用呢?俗世實在(實驗環境會讓受試者感覺像真的嗎?)、反應效應(受試者可能察覺研究而做出不自然反應)、想要特質(故意迎合實驗者想要的答案)、安撫效應(受試者誤以為安撫劑就是真正的處理)
這些效度反應:會影響實驗的結果是不是能有效回答一開始設立的研究問題
當然我們可以選擇不在實驗室做實驗,那叫做「田野實驗
這樣雖然會提高外在效度,卻降低了內在效度喔
另外就是在課堂上談論許多的「期望效應」的避免
通常會採用「單盲」或「雙盲」來執行
目的就是讓受試者根本不知道這研究要做什麼(單盲)
或是除了受試者也不讓執行實驗的人知道研究目的(雙盲)

最後交代一些實驗法實作時的事項與特性
實驗法的設計注意事項
  • 完善的計畫擬定
  • 前側的重視(可信度會增加許多):很多事情是對象早之認為如此、或是本能之一
  • 過程指引:往往太過簡略的說明,會嚴重影響研究信度
  • 實驗後訪談:幫助釐清實驗過程與反應原因
實驗法的特點
  • 優點:精確地測量出因果關係、邏輯嚴謹、成本相對不高
  • 缺點:小實驗室結果與現實有差異、變數的操弄
開放問題時,我對培涵講的「訪談」要客觀中立提出了疑問
在實驗法的訪談是力求真實且不加任何暗示與引導的,那在質化時的訪談是否也是如此呢?
老師這時就回答了我的問題,老師說質化的訪談需要研究者循序引導的
有時許多深層的訊息反而就是需要這些「人為效應」去將他挖掘出來!
這時我恍然大悟,這也反映了很多個禮拜前所論及「實證法與詮釋法的差異性」
其實客觀與主觀就是這樣的分明,但卻是缺一不可的!
-------------------------------------------------------------------------
之後的兩個實例我就不贅述,因為這些要配合文章才會懂
因為我對實驗法很有興趣,甚至很想進行與「人」無關的實驗(非社會科學的實驗)
就是比較偏自然科學的領域(目前想做資料探勘的研究)
老師在課程的最後告訴我這些實驗法可分成兩種
  • 成形性實驗:沒有可比較物時的評鑑,這個比較麻煩。老師認為可以走兩個部分,既有研究(環境、對象的推論)與自建工具(信效度較低),不過其實無從評論起時,老師建議先回過頭,透過質化的觀察去找出指標,這樣才知道哪些是公認的重點,否則前功盡棄很可惜
  • 比較性研究:有相同指標,針對某結果進行比較(比較效果)
其實不難看出我想做得就是成形性的研究,但我想研究之路還很長,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