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課堂回顧]資訊組織研討-通俗分類法(folksonomy), 個人化資訊系統、電子資源與使用-學期完(12/2-12/23)

flickr

沒事跑去Flickr截圖幹嘛??因為有「標籤雲(label clouds)」阿
看到一堆大大小小的主題名稱不是很有趣嗎?
因為這就是通俗分類法(或稱大眾分類法)的精神
Host只負責做計算跟維護,內容與組織的部分都給使用者進行

當然,也只有在目前的網路與電子資源風行的環境下
通俗分類才能大放異彩,因為人與人的資訊連結變得容易
換言之,「法課撒了密(folksonomy)」要很多人參與才有意義!

因此,這篇就是將12月份的主題通通合併
通俗分類法個人化資訊系統電子資源與使用等主題一起討論
真是充滿著Web2.0的概念呢!!!同時也是這次回顧的最後一篇囉!!!

-------------------------------------------------------------------

通俗分類法(Folksonomy)

Peterson, E. (2008 April). Parallel Systems: The Coexistence of Subject Cataloging and Folksonomy. Library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圖書館的主題詞(權威控制)與通俗分類法(folksonomy or tag)能否並存?倘若可以,要怎麼做?倘若不適,有哪些問題要處理與面對?請詳述你的觀點。

Spiteri, L.F. (2007). Structure and form of folksonomy tags: The road to the public library catalogue. Webology, 4(2), np-np.

通俗分類法有哪些優點與缺點?試述之,並舉實例。

Sinclair, J & Cardew-Hall, M. (2008). The folksonomy tag cloud: When is it useful? Journal o fInformation Science, 34(1), 15-29.

在資訊系統中,比較起一般常見的Search Box,標籤雲所能發揮的作用何在?兩者的檢索效能有何差異。

老師補充

通俗分類法適合圖書館嗎?「不一定」
也許公共圖書館也可以,但學術圖書館是很難的!

標籤雲是個有趣的新玩意~
但是需求仍不明確,且關鍵字的「出現」計算方式不一
因此只適合補充檢索(導覽),不能獨當一面
ps. 可用於企業內部的知識分享

個人化資訊系統(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ystem)

Gibbons, S. (2003). Buliding Upon the MyLibrary Concept to Better Meet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D-Lib Magazine 9:3

Ciccone, K. (2005). MyLibrary@NCState: A Library Portal After Five Years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43(1/2), 19-35

為什麼圖書館網站需要建立個人化的資訊平台?若以學術環境為例,圖書館網站可以提供哪些個人化服務?

Brantley, S., Armstrong, A., & Lewis, K. M. (2006). Usability testing of a customizable library web portal.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67(2), 146-163.

個人化的圖書館系統可能會遭遇哪些問題?

老師補充

  • 個人化MyLib的內容:根據學科背景產生個人書單(各種資料來源)
  • 個人化(personalization):偏重系統設計
  • 客制化(customization):與使用者互動後的結果
  • 資訊超載 VS. 資訊遺漏

電子資源與使用

McCracken, E. (2007). Description of and Access to Electronic Resources (ER): Transitioning into the Digital Age. Collection Mangement, 32(3-4), 259-275.

在電子資源越來越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圖書館與館員應該如何調整自身的定位?

Myall, C & Anderson, S. (2007). Can This Orthodoxy Be Saved? Enhancing the Usefulness of Collection Plans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Collection Management Vol. 32, No.3/4, 2007, pp. 235-258.

數位電子資源的衝擊下,圖書館的館藏發展與政策應該有哪些調整,會遭遇哪些議題?(學姐整理的ppt內容豐富,可看最後建議部分)

老師補充

數位環境中,
編目記錄本身也是個「成長有機體」,並非一成不變
館藏計畫也會面臨挑戰,經費分配將更加困難

圖書館的館藏已經無法「擁有」、「收藏」
電子資源出版商都以「成套(package)」方式兜售產品
使得圖書館難以篩選內容品質、容易購置複本

另外面對相同的資訊,應該電子優先?還是紙本優先?
內容重要?資訊格式呢?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議題

Tenopir,  C., Wang, P., Zhang, Y., Simmons, B., & Pollard, R. (2008). Academic users’ interactions with ScienceDirect in search tasks: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behavior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ment, 44, 105-121.

電子資源的使用是否會受使用者個人的學習風格影響,試述之。(適應、同化、收斂、發散)

Liu,Z. (2006). Print vs. electronic resources: a study of user perceptions, preferences, and u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42, 583-592.

電子資源或紙本資訊的使用性上之間有何差異與優缺點?
使用數位資源與圖書館實體資源的偏好是否會受使用者學科背景影響?為什麼?請詳述之。

Bronstein, J., Baruchson-Arbib, S. (2007). The application of cost–benefit and least effort theories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humanities scholars: the case of Jewish studies scholars in Israe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7, pp. 1–14

數位時代下的資訊選擇相當多元,究竟決定選擇的要素是「資訊管道」抑或「資訊品質」?請詳述之。

---------------------------------------------------------------------

我要哭了...終於結束勒
嗚嗚嗚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Sinclair, J & Cardew-Hall, M. (2008). The folksonomy tag cloud: When is it useful? Journal o fInformation Science, 34(1), 15-29.
抱歉 網路上找不到這篇的pdf 不知道您是否方便給我這份文件 謝謝

Ken Hsieh 提到...

可以阿 請留下你的email

抱歉這麼慢回..最近事情太多比較少維護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