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Rochester Public Utilities(RPU)的blog
一切的開始都在於「研究」!
先搞清楚要做什麼研究,才能開始執行行動
- 是理論性研究?還是實證性研究?
- 要分析的資料來源是第一手(自己蒐集)?還是第二手(引用)
- 是強調共通性(General case)的定量研究(nomothetic)?
還是強調特定個案(具代表性)的定性研究(idiographic)?
但實際上無論是哪一種我們都希望可以用來做一般化的推論
三大取向研究(並不互斥)
- 因果性:究竟哪些原因(變數)造成哪些我們感興趣的結果,
如描述現象(如得票率)、關係研究(變數間關連)與原因調查(變數影響力)等研究 - 探索性:發覺初步的研究領域,通常樣本小、主觀選擇(如立意抽樣),如次級資料、專家訪談、個案等方法
- 結論性:需求明確、幫助決策的研究取向,需要大樣本、客觀選擇(產生有效的母體推論),如敘述研究(橫斷or貫時)、因果研究(同上原因調查, causal research)等
一些基本概念建立之後,接下來就正式進入「調查」的世界!
其實,調查研究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三個步驟:
問問題、拿答案、分析它~(看起來很容易)
不過就像上一段說的,一切都依據研究目的來設計
「但是研究方法這麼多種,為什麼要選擇調查法呢?」
所以在應用之前要先瞭解調查法(問卷法)的特性
- 目前現有資訊不足以回答欲研究之問題
- 需要方便快速的工具(較於訪談、實驗or觀察)
- 贊助者資源供應時,有人力也有經費(這是必備)
- 需要有決策輔助時(如需求界定、意見決定、描述行為等)
決定進行調查法之後,就要開始規劃啦~
寶煖老師提供一系列的步驟如下
- 初步規劃:投入資源、訴求對象
- 陳述問題:明確的研究目的
- 界定對象:謹慎定義研究對象,確保他可提供所需資訊
- 資料蒐集:決定最適合對象的資料蒐集方式(紙本or電子)
- 建立專案:以專案進行資源、時程的分配以及資料剖析(依目的將資訊進行分群-增加樣本代表性)
- 取得許可:進行調查前,必須先開通研究對象的同意、允許
- 研擬問題:符合研究問題與目的的問題(可清楚理解)
- 設計問卷:建立清楚完整的填答說明(可清楚理解)
- 選擇樣本:計畫如何接觸研究對象、需要多少對象
- 研擬封面:邀請詞簡短而有誠意,說服所參與的受試者
- 進行前測:找出用字淺詞、填答說明的盲點、確定Coding與分析的過程沒有問題
- 即時修正:利用前測結果修正問卷
- 正式發放:寄送、回收與跟催(提醒通知)
- 資料分析:謹慎建檔、檢查品質、適時備份
- 提出決策:善用結果所提供之資訊並考量問卷以外的資料來源
- 撰寫報告:沒啥好說的
問卷設計之細節(這邊特地談一些瑣事) 既然今天要來問人家問題,就要決定兩件事
製作問卷常犯錯誤整理
一個好的問卷少不了的東西
剩下各種如跳題、多選題之類的實例就不詳細談了 老話一句~永遠記得考慮受試者填問卷時的適用情形! |
簡單談完問卷調查之後,接著要從「怎麼看待資料」開始學起
身為一個研究者必須「看懂資料」才行!
換句話說,就是依拿到資料就可以判斷其意義
這需要建立一套資料的呈現與描述的背景知識
而這也是寶煖老師一開始上課就希望我們做到的
數字會說話的!
所以理論上我們可以從所蒐集到的資料中得到一些訊息
但是如何從一堆資料中洞察先機呢?這需要一些小訣竅
像是最簡單且琅琅上口的「平均數、最大最小值」
就是最基本的敘述統計啦~
最起初的資料判別方式就是根據資料特性
- 連續資料
可以檢查其 集中趨勢(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分散性(標準差、四分位差、全距)與分佈(最大值、最小值)
一般來說,使用平均數是大多可接受的作法
但中位數、眾數往往可以凸顯平均數所彰顯不到的資訊
同樣地,資料集中、分佈情況也應適時地加以描述
才能呈現資料內容,也就是數字真正的含意
換句話說,即使平均數一樣,真實資料的「模樣」卻有上百種! - 類別資料
比較少東西可以分析,通常只有分佈可討論(個數、百分比)
一般來說,除非分類項目繁多,不然只需要在正文中摘錄即可
不需要多做圖表,因為意義並不大
至於這些什麼數、什麼值的,有哪些特性與優缺點就不多說了~
好像以前國高中都有大致有學過麻 哈哈
而如果意欲把連續型的資料以類別的方式呈現時
應注意其分類點、切割原因(一般來說,會損失一些資訊)
而我們討論常常在報章雜誌上看的到、感覺很有說服力的「百分比」
百分比通常躲了很多資訊,所以...
應該先注意其背後的真實的分母與分子數
樣本到底是大還是小?同樣都是20%,1/5 or 2000/100000
這都意味著這個調查的可信程度~
最後製圖的部分,我就逐一介紹其特性與需注意事項吧
- line graphs:線型圖,主要以XY軸呈現,重點是「趨勢線」要加粗!並且在縮放圖形時。記得只能「拉對角」,不能拉長寬
否則會失真、造成視覺上的誤導 - Bar charts:長條圖,呈現時注意根據資料的相對大小排列,
簡單說就是不要高高低低。與直方圖不同在於「間隔」!
另外在展示上,除非是群組或堆疊型的長條圖,不然都無須圖例! - Pie charts:圓餅圖,呈現項目最好在5或6個以內,
而各區塊應依大小、依序以12點鐘順時方向排列呈現
且以由淺至深呈現為佳! - Pictographs:象形圖,就是把長條改成以圖形化而已(少見)
- Histographs:直方圖,連續性資料的常見呈現方式,
與長條圖不同在於水平軸上的條塊是相連的!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資料群組間的間距(?~?)
不等距->等距,必須謹慎設計,避免視覺誤導! - Stemplots:莖葉圖,兼具次數分配與長條圖的特色(如下圖)
- Scattergraphs:散佈圖,在二維的平面上放一堆點點~
可以有效地用來呈現兩兩變項之間的關連(距離、集散等)
當然,統計上可以用來呈現回歸、相互關連 - Time graphs:時間為水平軸!根據時間特性,簡單易懂的資料起伏呈現方式
這就是這兩週的內容回顧...應該沒有漏什麼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