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的元素(complex system)由CCU三者組成,圖片來自Peter Morville的Semantic studio
這是今天的大綱(主要為北極熊-Information Architecture/Morville, P.等人著(2007)的前兩章):
pDefining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ch1)
nWhat is (and isn’t)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定義
nWhy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s important重要性
nThe value of explaining IA concepts
pPracticing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ch2)
n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s everywhere
nWhether the world needs information architects
nQualification and source disciplines for information architects
nInformation ecologi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practice of IA
另外進行了一個認識同學的「遊戲」(這部分就不打啦)
老師引用Winston Churchill的一句話:
「We shape our buildings: thereafter they shape us.」
我們塑造「建築/網站」,然後「建築/網站」塑造我們
這段話就是說明當我們設定一個結構之後,再使用之後我們會反受其影響的模式
並依序產生資訊結構(IA)、資訊結構師(information architects)等詞
我一直思考投影片有的部分要不要放,最後決定捨棄啦
畢竟這些需要權威的東西,還是請大家去參考文獻吧
這裡需要的是老師課堂中教授的經驗與智慧!
因此如IA的定義(組織、標示等)、重要性(滿意度、$等)
還有IA四大系統(導覽、標示、搜尋、組織)等則不一一介紹
今天這篇主要講兩個我覺得很重要的部分(雖然都很重要啦),「基本概念」與「元素(最上面那張圖)」
IA的基本概念(分成四個部分):就是講到IA就是在講這些東西啦
- 資訊本身:資料->資訊->知識(如網站的內容)
- 連結:架構、組織、標示(把非線性內容都做關連與連結)
- 好用性:找尋、管理(合不合理)
- 學科:美工、設計、結構(探討的部分)
IA的組成元素:Content, Context, User(也可以說IA是為了連結人與內容而生)
這三個要素構成整個IA的架構之後
透過規劃->體系建立->版型->產生介面!
接著這部分說明一些IA的特性,以及為什麼要討論
- IA的不可見度:往往我們會直覺的覺得某些網站好或壞,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 IA就是一種使用者行為的研究:應用面上,以往路使用者最多
- 不同的媒體:書的IA(線性)與網站的IA(非線性)就不盡然相同
- 不同的環境:圖書館與書店的擺設(IA)也不一樣
- 好用性與可用性?這部分有定義的爭議,不過老師覺得「好」字才有顧及使用者觀點
然後老師帶過一些關於「IA對人的資訊尋求(information seeking)的幫助」,主要三個
- 搜尋(searching):檢索語言與Zone位置設計、直接找出內容
- 瀏覽(browsing):導覽、索引、地圖等
- 詢問(asking):與建置者互動(mail, 留言等)
最後,老師快速地告訴我們IA的產出(Deliverables)還需要幾樣東西:
除了一般熟知的內容清單、網站地圖,我另外打出比較容易忽略的兩樣
- 流程圖(flowchart):跟寫程式一樣,不需要多說吧XD
- Wireframe(不知道怎麼翻):類似使用者介面的草圖,可以看出目前的整體設計缺失
-+------------------
下~
課~
好快阿XDD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