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Informatics / W. David Penniman, Guest Editor. ASIST. Vol. 31, No. 5 (2005)
對於林奇秀老師的課,我在上學期的國際會議之後就一直很想修讀
今天上完之後也覺得受益良多,至少我對「資訊社會學是什麼」有了基本的認識
但是...事與願違的是我的學分已經來到14,再修這堂無疑是向17宣戰
與我這學期想多賺點生活費的理念相衝突,最後我保留
數位典藏(雪華老師)、資訊結構(寶煖老師)、當代LIB問題(承源老師)的選修
我相信二上我會再修奇秀老師的課,就跟我上學期退寶煖老師的課一樣,無奈但是要考量現實呀
老師的談吐很清楚,服裝也很時尚 哈哈
Social Informatics的譯名也很多種,老師選定「資訊社會學(簡稱SI)」
範圍包括Sociology of Information, Social Information Science等
但不包括Studie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SI由70年代出現,但目前為止還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學科,仍身處在建立的過程之中
SI的出身背景可說是在資訊、電腦以及科技的蓬勃發展中而醞釀
這些事物的層出不窮以及對社會文會所產生的衝擊
學者們需要針對這個現象去找尋一套有效的「分析方法」
以社會學的方法(角度)來探討、設計、檢視這個不斷變動的互動結果
「這樣子的研究有怎麼樣的目的或是效用嗎?」
老師舉出可以用在一些相關科技在研發之前
像是經費準備投入時就開始進行分析其可行性
因為較為傳統的研究都比較表層或是單一角度去解讀
但是利用「社會」這個大環境來分析時整個視野就不同了!
這是一種較大的觀察「Society Context」層次
例如:以一個組織為單位(臺灣大學)來研究
或是一個社群來研究(八卦板友、圖資人)
回到圖書館的角度來看,「SI跟圖書館的關連性?」
SI的範疇很廣,可以延展到資訊那邊(CS)、社會科技(SIST)、組織社會學(類似管理)
當然還有LIS的info seeking,以及90年代開始夯的情境模式(in context)
---------------------------------------
我最後還是把這堂課上完,後半段的課程介紹我就不多談了
不過我還是記住了兩句話
「研究不是探討現象(稍縱即逝),而是找出概念(長久)」
「要與自己面對的paper或issue保持距離,否則視野只會越來越狹隘」
很高興我有來上這堂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