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Pupet TV(一個探討政府新聞的部落格)
有時候,我們的眼睛所看出去的是世界的全貌嗎?
有時候,我們是能暢所欲言的嗎?
有時候,我們聽到的消息都是真的嗎?
不盡然~因為我們身處在一個既定的框架裡頭
能跳脫意識型態或主流非主流者的人實在太稀少
因為我們太需要批判了?否則世界無法進步吧...
-------------------------------------------------------------------------------
上一週沒有寫心得,是因為上週的時間都是同學的題目分享!!
今天的主題是「審查制度(Censorship)」!!
我想這是一個蠻白話的詞,就是「檢查」
當一些東西被篩選後,可能就會被曲解一些事情
那這樣的世界是好還是壞?這就是我們需要探討的!
課堂一開始范老師先告訴大家審查制度是「動態的」
它隨著時代更迭影響力,會冒出來,也會消失
老師的定義:
政府、社團組織、群體或個人,基於國家安全、道德損壞等因素
禁止人們閱讀、發表、收聽各種媒體資訊(ex書、報、雜誌)的行為
這讓人不禁想到最早的秦始皇焚書坑儒、名清兩朝的文字獄
到現代的國民黨時代的戒嚴、共產與資本主義的相互斥責
凡是與官方理念不合則被冠上「叛國」、「離經叛道」、「違反善良風俗」等異端的稱號
這些情勢的發展適量也許還好,倘若「太超過」時(極度發展)
會演變成一件很可笑的事,因此那只是一種權力濫用、控制力的無限上綱罷了
而老師舉出一些這種情況的跡象:
- 以人廢言
- 不理性推論(類推):胡亂聯想
- 牽強附會:語言、道德、政治、宗教等因素的轉嫁
總的來說,審查制度就是這樣的一種「小眾管大眾」的行為
以人為的方式對資訊傳播進行壓抑、非主流文化的歧視
當然!判斷的依據只是少數人的主觀認定
這使得受管理的人們產生心理的憤怒、恐懼
- 輕者:一些知識份子受壓抑,言論自由受到限制
- 重者:改朝換代的革命(如清朝、民國)
扯回圖書館,像是我們熟知的圖書館權利法案就是一個例子
圖書館是資訊的泉源,倘若不能捍衛知識自由、表意自由、言論自由
圖書館就會淪為操縱人心的工具(如一些地下電台、報紙、電視台)
而圖書館界的較明顯審查制度的內容則有以下兩種方向
- 道德風俗:吃人的禮教
- 左派思想:以往不會左派的書籍或任何消息在國內
審查制度的發揮往往就是看該館的「館藏發展」
學術自由無疑是要極力捍衛的,但如同上述審查制度本身是一個矛盾的事物
沒有檢查,又如何達到「教育」目的,「教育」是不是也是另一種洗腦?
- 學術自由意味著客觀資訊的擴張
- 審查制度意味著主觀權力的限制
這些在公共領域產生輿論的少數人,往往受到匿名的保護
像是一些基金會、家長會,當然,還有政府機關
當他們決定之後,其他廣大且被控制的人則無法反抗、無從過問
到底是根據什麼要這樣做?道理從何而來?一切都沒人知道
這些決定者對該議題的瞭解程度如何?是不是能正確做出判斷?也無從擔保?
因此,最後我們瞭解到,審查制度的起源來是少數的掌權者
根據特定的目的去進行的意識型態控制
看起來是一件不好的事,但也許不盡然
老師談到,當受控制的大眾,其判斷力、知識或資訊素養不高時
審查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建立在一個很合理的模式之下運作。
下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