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課堂心得]3/11研究方法-文獻回顧(文獻分析)


圖來自Connections Therapy,一個心理治療團隊(要$)
壓力的確會把人逼瘋,看到越來越多朋友跟同學畢業之後遇到各種困難與挫敗
我想自我調適真的很重要,那種「比我呀~」的念頭千萬不能有
因為那表示自己已經蒙上雙眼,看不見其他萬物了


那研究方法跟焦慮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只不過評論的這篇文章恰好是談論寫proposal的焦慮就是了
等等後半篇幅都會好好談論這部分

在心得開始之前,我先換了一些編寫規則
以前完全以老師教授內容為紀錄順序
現在我會稍微將相關概念重新做整理
例如前面有談到,後面快下課時也有談到
我會把他們合併,當然還是主要以老師授課順序為主
-------------------------------------------------------------------------

今天課程的一開始,珊如老師先幫大家複習一下研究的兩大邏輯
  1. 演繹法:從理論出發,並提出假設。經常配合量化與實證法,目的在於「預測」
  2. 歸納法:透過經驗與特定情境的事物發展整理。經常配合質化與詮釋法,目的在於解釋現象
而今天的主題就是「文獻分析(或是叫做文獻回顧)」
也就是今天的討論就是在Literature Reviews上鑽來鑽去
首先就是「為什麼需要文獻分析?」老師跟大家討論到了幾點(當然課本也有)
  • 增加作者信心:文章中的「主張」都是倚賴印用文獻來頂
  • 看出研究趨勢:歷史脈絡與研究典範的變遷
  • 找出研究間的關係:標出自己研究在領域中的位置(這項最重要!)
換句話說,當我們決定做研究的時候
表示已經找出那所謂的「文獻缺口」,那這個缺口通常是長什麼樣子?
  • 某個次領域(子主題)
  • 新法舊探:就存在的研究,換一套研究方法
  • 延續前作(往往被支持):例如跨文化、跨時間,通常可以增加某理論的強韌性!

那麼,「文獻分析該怎麼著手呢?或是說該怎麼起手做一個像樣的研究?
通常會由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或是自己本身的興趣、好奇心著手
進而出現一個想要回答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研究問題」
這個問題的陳述並不是一個隨口問問,而是非常明確的
問題寫下去的同時,答案的模樣應該就已經可以預測(是或不是,提高或是降低等)
因此這研究問題是越明確越精準越好!
有了問題,自然就需要透過研究來回答,也就產生了「研究目的」
這部分確立後,就來到「文獻」這個關卡了,白話一點就是「找資料」

找資料」就是一個不小的問題!老師跟我們討論了一些方法
  • 確立學科領域:針對某學科領域去找,善用該領域資料庫(如圖資的LISA)
  • 決定關鍵字組:每個關鍵字都很「關鍵」,一定要找出Key Concept
  • 文獻公信度:可以由各領域的Annual review著手,那往往有較高的品質與同儕評閱
  • 找出作者:學者也是人,也會有所專攻。可利用引文次數來篩選
  • 問人:最後一招,請教老師或是先進者的意見
文獻到了手上以後,自然是有一些步驟
就如同到了市場,要好好挑選食材一番
不外乎三個要件:閱讀它、找出它、總結它
總結就是一個撰寫與表達的過程,老師特別強調
在學術的領域中,是一個客觀現象的探討
不能有「肯定」的語氣,可以提出「假設性」的看法!

但是很顯然的,文獻分析的過程中,或者說找資料的過程中
我們的研究主題(Key Concept)將如何變為實際研究的目標
以及該採取什麼樣子行動,這些問題將會不斷地在研究過程中纏繞著我們

「主題」並不等於「問題」
主題是科學家、學術界所規範出來的
而問題卻是一個人人都會萌生的疑問
而且比主題更加明確、更貼近生活

珊如老師舉了個例子,「我們該怎麼知道老人的資訊需求」
有兩條方向可依循:
  1. 量化:使用操作化的指標。資訊格式(format)、資訊主題(topic)或是取得管道(channel)
  2. 質化:貼近生活的問題。詢問對象的生活問題、環境如何等等
這使得我們開始思索,倘若一個問題要得到答案
需要經過許多轉換,才成變為行動的依據
這個「轉換」的過程,即是將我們一開始確立的概念或理論化約成可測量的指標
這種「操作性定義」的文字描述方式往往是一個研究成敗的關鍵所在
這些我們所認定的變數資訊,要如何由文字中獲得答案並不容易
再者,一個測量物的建立還需要接受「信度」與「效度」的測試
這些議題將在未來的課堂持續討論!

我想今天的授課內容對於即將到來的文獻整理、分析有實質的幫助
也讓我們見識到一個完整客觀的研究應有個謹慎態度!

--------------------------------附錄(挖靠這是什麼)-----------------------------
為了回饋有看這篇的人,我要發禮物(才怪)
其實我是把今天上課評論的文章,我所打成的簡單評論式摘要貼上來
其中有一些錯誤被老師與同學指證後,我已經修正啦

Onwuegbuzie, A. J.1997"Writing a research proposal: The role of library anxiety, statistics, and composition anxiety" 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19(1), 5-33
評論撰寫者:謝其男
l   背景:
研究生絕大多數都需要修「研究方法」的課程,而撰寫研究計畫書(proposal)往往是這堂課的期末報告。要寫好的文獻分析、找好資料就必須廣泛地利用圖書館資源,進而產生學生的「圖書館焦慮」;且研究計畫書也是需要資料分析的工作,進而產生學生的「統計焦慮」;另外論文寫作上的邏輯明確性也很重要,進而產生學生的「寫作焦慮」,以上三者稱為撰寫研究計畫書(RPW)焦慮。
l   研究動機:
之前沒有研究去調查上述三個焦慮是否影響「撰寫研究計畫書」成就
l   研究目的與問題:
為了深入瞭解學生撰寫研究計畫書時所經歷的焦慮調查。包括兩個研究問題(1)定義RPW焦慮的要件(2)以量化與質化方法找出這些焦慮要件所扮演的角色(影響與重要性)
l   文獻回顧方法與好壞:
三種焦慮分開講,順序皆以焦慮定義、徵狀為何、之前研究缺憾或與本研究之關連。優點是簡單明確;缺點則為定義時沒有交代來龍去脈,相關詞彙意義,只有找一個或兩個定義跟相關文獻。有些文獻在前先鋪陳,架構與引用意義反而要從後面篇幅慢慢浮出的感覺。最後拉回這些焦慮與學術成就影響的關係,有些說服力的缺乏。較無法找出作者所欲安排的脈絡,變成文獻拼湊。
l   研究方法類型:
n   量化:三種焦慮製作三張調查問卷,以李科計量
n   質化:撰寫反思札記(每周課程)、最後計畫書評分
調查問卷+札記+計畫書 = 三角測量
l   結果討論
n   研究一:以setwise regression model去找出變數中的關鍵項目,「情感障礙」、「LIB知識」、「詮釋障礙」、「怕問人」、「怕寫作」。
n   研究二:根據質化資料分析出幾個大項目(四個)與其子項目的敘述,並將學生的研究計畫書依照成績分前三分之一(HA)與後三分之一(LA)。並分析其兩群組在各項目的反應情形。
n   討論:總結上述質化與量化結果,並引用RPW相關文獻以輔做結
l   可改進之處:
文獻引用方式應再加組織,使本文與其所引用之相關文獻間關係能夠更加明瞭!


----------------------------------E-N-D-----------------------------------

也不知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珊如老師同意了文獻回顧的作業晚一週交
唉這麼早就要開始做了...感覺真的很沈重
老師大概交代了一下要素(5~10頁):
  • 研究動機
  • 研究目的
  • 研究方法
  • 文獻分析
  • 後續發展(用來思考研究方法的方向)
噢!開始覺得焦慮了


沒有留言: